第461章 晋国的艰难时刻(5 / 6)

有人会提出该观点。

要知道楚军的兵力可是超过二十万,人可以不用顿顿吃饱,没有充足的水源却是绝对不行。

那么庞大的兵力,每一天对水源的消耗必定很夸张,行军只能是沿着大型水系。

其实,晋军的情况也是那样。

乃至于历朝历代出动十万以上的大军,军队的行军路线都比较好猜,盯着各处水源充足的区域便是了。

继续阅读

栾书等了好一会,脸色严峻地问道:“没有人给予意见吗?”

难道没有人清楚大军行军的基础要求?当然不是了。

他们自己就是那样做,敌人也不会例外。

存在迟疑的因素太简单,郑国、陈国、宋国的大型水系不少,该区域的地形平坦,楚军能够选择的行军路线太多了!

“我们驻扎在‘牛首’这个地方,想必楚国君臣是知道的。”楼令先提出这一点。

所有人都看向楼令,等着发表下面的观点。

楼令看着栾书继续往下说:“楚军的兵力多于我们,他们肯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既然他们知道我们在‘牛首’驻扎,应该是急于面对我们,并且立刻展开交战。”

没人反驳楼令的观点。

楼令走到悬挂山川舆图的地方,尽管很嫌弃简陋到极致的山川舆图,还是手在洧水附近比划,说道:“我们都知道兵力庞大对保障用水的关键,这一点不会在楚军那边出现例外。所以,令认为楚军最可能选择的路线便是这一条。”

很多道理并不复杂,比较现实的是有人提出来,众人才会恍然大悟。

栾书事先猜测的楚军行军路线便有洧水这一条,听楼令那么一阵解释,几乎能够肯定确实是楚军最可能的行军路线。

“那我们就沿着洧水南下!”栾书没有再询问其余人的意见,直接做出决断。

大军当然不会是马上开拔。

一两个人可以说走就走,人一旦超过两位数就需要做各种准备,人数越多麻烦事就更多,不是发生迫不得已的情况,才不会出现慌忙启程这种事情。

这一次开拔,晋军需要做好随时开战的准备,从木柴、干草到车辆维护,怎么可能不事先备妥与检查?

所以是栾书决议开拔,到晋军正式出发,耗费了五天的时间。

晋军严格地执行每一天行军三十里的节奏,期间不管任何情况,反正就是一天三十里的不多不少。

“你派出斥候了吗?”郤至也是从楼令这里了解到斥候是个什么兵种。

楼令颔首道:“派了,暂时没有发现楚军的踪迹。”

没有发现楚军?郤至立刻没好气地说道:“那你逞什么能啊?”

郤至说的是,谁都不对楚军的行军路线发表看法,楼令倒是顶了上去。

因此是,有人对楚军的行军路线有所猜测,但是他们选择不说。

楼令笑着说道:“我有十足的信心,不会出错。”

郤至看了楼令好一会,认真地点头说道:“我信你。”

他们每一天行军三十里,后面晋君寿曼率领的上军赶上来,两支晋军完成了会合。

而在两支晋军会合之后,他们已经抵达了“曲洧”这个区域。

再一次驻营的当夜。

前面楼令派出去的斥候可算传回楚军踪迹的情报。

当时,楼令与郤至正在小酌。

“真给你说中了!”郤至看上去非常高兴。

楼令之前心里只是有六七分的把握,假装得信心十足而已。

“一起去见中军将?”楼令对郤至发出邀请。

郤至直接站起来,说道:“走!”

有没有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