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自成那里虎口夺食,否则镶白旗很难抢到什么东西。
虽然对多尔衮这样的安排颇有不满,不过郑亲王倒也心满意足,相比豪格控制的镶黄,正红,正白三旗,他手下的正蓝旗境遇无疑要好出很多。至少他们跟随多尔衮南下攻略明国,凭着人多势众,尽可能多的掠夺人口财富。
至于豪格手下那三旗,没有其他五旗的配合,虽说单凭他们那五六万人马也能饮马明国江南,然而他们付出的代价,自然会更大一些,绝不似郑亲王他们这般顺利。
辅政王下令大军在宁远休整三日,等到济尔哈郎率领镶白,正蓝旗勇士突破张家口后,再一同进兵,好让明军两线作战,不能集中力量防御。
七万人马在宁远休整期间,多尔衮派往明国招降的使者回来了。
大明皇帝没有诛杀使者,甚至没有伤害使者一分一毫,这令建奴高层颇感意外。尤其是对多尔衮。
在从盛京出发前夕,在大学士范文程力劝下,多尔衮勉强同意派遣两名使者前往北京,与崇祯皇帝议和。
因为不抱希望,所以多尔衮提出的条件颇为苛刻,不仅要明国割让辽东所有土地,而且还要崇祯皇帝每年缴纳岁币二十万两,让长宁公主嫁给多尔衮为妃。
派去明国的两位使者与豪格颇为亲近,忠亲王此举多少有点公报私仇的意味,希望借明人之手,将这两个不长眼的仇敌除掉。
见到派出的使者毫发无伤回来时,这位狡黠聪慧的女真首领一反常态,竟然掩饰不住内心震动,也不细问使者具体情况,转身便询问大学士范文程。
“范大人,前些时日,你不是明国皇帝绝不愿意和谈,朱由检生性多疑,嗜好杀戮?为何他们还会放使者回来?”
范文程沉吟片刻,很快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如此看来,明国皇帝真心想要与我大清议和。”
说罢,他抬头望向多尔衮,急切道:“忠亲王可询问使者,弄清楚出使的具体情况,”
作为清国首任大学士也是清国开国元勋,范文程天资聪慧,才学过人,是尤为可贵的是,他虽是汉人出身,出身辽东,亲友多遭建奴屠戮,然而却能死心塌地为建奴效力,并且得到奴酋多尔衮的信任,可见其人确有过人之处。
跪在账下的两位使者神情泰然,据多尔衮心腹战甲说,从这两人身上搜出不少明国黄金,可见两人在北京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大明皇帝说,只要辅政王愿意借兵剿贼,协助明军将李自成赶出山西,辽东之事可以谈,不过五十万两白银太多,明国承受不起,和亲绝无可能,他不会把亲生女儿嫁到关外的。另外,和谈乃是国之大事,名不正则言不顺,明国皇帝点名让大学士去京师,他嫌我们两个资历不够。”
多尔衮眉头紧皱,他当然知道这只是崇祯皇帝的缓兵之计,割让辽东这样的大事,不是皇帝一个人就能决定的,还有什么岁币和亲,完全是障眼法。
然而,万一是真的呢?
如果能得到明国承认,多尔衮此行立下的战功将是多么显赫!
“臣愿往北京,与明人和谈!”就在多尔衮犹豫不决之时,范文程已经毅然向前,一脸正气道。
忠亲王下意识的摆摆手,充满关切道:“不可,不可,这恐怕是明人诡计,用和谈来做缓兵之计,以调动江南官军北上救援,你若去了,恐怕凶多吉少!”
范文程冷冷一笑,上前一步,面朝女真首领,大义凛然道:
“臣斗胆进言,如今李闯祸乱山西,兵势浩大,不日即将东进,我八旗劲旅横扫南下,如摧枯拉朽,明国内忧外患,朱由检手中无兵无粮,如何能守?因此臣认为这议和是真的!再者说,即便真有阴谋诡计也不怕,臣入京师谈判之际,大军不要停留,继续南下,到时兵临城下,看他怎的!人固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