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去那里的,都是些有污点,疑似对大魏有不臣之心的一批人。
恐怕日后都会折在那个局里。”
“哦?怎么?难道二皇子也不是今上看好的人物?”
“线人说,至今没有人在兰若寺见过二皇子真容,这件事恐怕另有蹊跷。”
“倒是有些意思。
不过若是如此,洪度为什么一定要请动老身来截杀小龙王?”
“这是傅军师的意思。
高贵人遇刺,梁国那边恐怕就要发动了。
我们的计划也因此调整,需要提前发动。
平城已经开始准备,据说,还有两路人马会加入这场围剿。
傅军师将整个计划称为——‘虎牢囚龙’,布置万无一失。
大魏的天,就要变了!”
“渴言侯,你可要记住你对老身的承诺!”
“老太君放心!
无需您吩咐,作为拓跋家的直勤,
老朽自然是希望大魏王统能够回到流着纯正血脉的神元皇帝子嗣身上。”
“如此甚好!那便为老身引荐一下这位傅军师,可好?”
“可是,小龙王他……”
“他们既然已是俎中之肉,就由他们去吧。
大势已动,不要将精力浪费在这种小人物身上。”
“是……”
》》》》》敲黑板时间《《《《《
自从动念在更新,本章以前都是存稿。在写过一篇预告以及四个番外之后,发现里面用到了一些在之前的敲黑板内容中没有说尽的知识点——汉四郡。
汉四郡,既玄菟,乐浪,真番,临屯四郡,是朝鲜半岛在汉代被纳入中国郡县管理的实证。许多学者,尤其是某些异国学者,对汉四郡的存在,地理位置都有质疑。那么我们就来用数据铁证,来告诉他们当时大汉对半岛的控制力。
汉朝,有自己的户口制度,在东汉,西汉各有一次人口普查。当时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普查呢?当然是为了税收,汉朝的税收主要是农业税,需要将人数,转换为口,按口派发田亩并征税。在计算口的过程中,按照二十到六十岁之间的人口(《汉书?食货》),男女通计。军人,服兵役人员,山民,寨民是不列入统计的。这一点是很多人统计汉代人口时的误区!也就是说《汉书?地理志》中的人口统计,并不是完整的人口数量。为什么这么说呢?
铁证如下,以陇西,金城两郡为例:
西汉元始2年(公元2年),陇西领11县,人口普查结果:53964户,236824口。金城13县,人口普查结果:38470户,149648口。
东汉永和5年(140年),陇西领11县,人口仅余5628户,29637口。金城划走3县,余10县,人口3858户,18947口。
140年黄巾之乱未起,就算东汉国力再弱,也不可能人口锐减到西汉的1/10。更何况,我们知道当时的陇西军阀,动辄几十万军队,诸如后来的边章,马腾,韩遂,董卓,段煨,枹罕王宋建等人都是实力强横的存在。区区几万口如何支撑这样的军备?这就证明了,当时河西四郡许多税民脱籍,地方管理羁縻化,民籍田亩被诸侯,羌王瓜分,才造成了数据上的大幅落差。这里介绍汉朝人口制度,是为了引入证据,为接下来关于汉四郡的分析背书。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去读一下《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相关内容,里面有趣的知识点还是蛮多的,比如幽州当时男女人口比例为一男三女,真是一片幸福世界……
言归正传,所谓汉四郡:玄菟,乐浪,真番,临屯在人口普查中表现如何呢?
公元2年,玄菟,3县(高句丽为其中一县),45600户,221845口。乐浪,25县,62812户,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