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移事易,便改了行事行风,此种品格,实在难能可贵。
“主公若得此虎将,此人又尽全力,徐州自能可保,有何难哉,”陈宫感慨道:“只是,听女公子一说,宫竟觉无望。”
两人同时看向哼哧哼哧一个人背着犁犁地的吕布。同时叹了一口气。
“若叫我父胜他,却又不能叫他心折,也无法收服为己所用的,这样的人,只能特殊对待,无法让他认主的。”吕娴道:“其实公台觉不觉得他和我父一样,算半野路子出身。”
“他则更比我父识时务,自知天下豪强并起,明明有一争的本事,却并不强出头,他出身低微,便没了什么谋天下,建功立业的心思,识己,极清醒的一个人。”吕娴道,“他又怕不能保全,所以十分会审时度势。怕他又不能抗曹,所以来观望,最近咱们风头太盛了。他只想震守一方。要他们出力难,得他认可更难。如此同盟,最好稳定,不可定他排名,要得罪他的。宁愿不要他助,也不能他助曹。很多的事,把握还在于咱们自己手上,多求于人,终是下策。须知靠人人跑。靠不住的。”
“好,那便不定他排名。”陈宫道。
------题外话------
我写此书有些贪心,想要把我心目中的很多英雄,以我浅薄的理解写出来。所以故事情节,并不会为了爽而爽,与其它的收所有小弟,定天下不太一样。纵观历史,所有的终极大领导,是收不尽天下所有人才的,这不可能实现。他们能成事只有一个共同点,一定是他们自己有强大坚韧的意志。所以吕娴与吕布并不会收很多人,比如诸葛,他,绝对不会为吕布卖力。每一个战将,每一个谋士,他们的傲气,并不亚于吕布,那是士气风流,宁战死,宁饿死,宁屈才一生,自有他们自己的抉择。我很贪心,想把这些人一个个的刻画出来。变成我心目中有血有肉有性格有偏执,或偏见的活生生的人。无论这些人是敌方阵营,还是吕方阵营。我想写的是所有人都风流,只是选择的路不同。我不黑诸葛,不黑刘备,也不会把女主写成独极智,而古人谋士拍马不及的神化形象。这本是写书十年以来,花费精力最大的一本书。查的资料,做的大纲和笔记,以及人物关系图,地图……足足半米高吧。关于大规模战争的描述,更无需担忧。我熟读子史子集,以及兵家之书。算得上纸上谈兵的将军。虽浅薄粗陋,但犹尽己之所有力气。一生钟爱,是战将。以上献给热血的我,也献给热血热情的所有读者。元宵节快乐,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