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关于爱情(3 / 4)

催泪系导演 天下小黑 2388 字 2个月前

但是恰恰相反的是,老康在这里并不是一个脸谱化的反派,反而和主角何夕师出同门,在拥有资本的基础上,不仅第一次见面就表示了想要和何夕公开竞争,并且还与江雪这个角色同样具有精神共鸣,甚至还对何夕的研究能够发出“它看起来很美”的高度评价。

在追求江雪时,也果断放弃了自己的事业选择陪伴。其实这里就回到了所谓二人关系性如何被保证的问题:如果有一个全方位强于自己,不仅是社会资本,乃至于精神追求都更加优越的人,要怎么来保证真爱呢?

在故事的结尾,老麦安慰何夕,说自己和老康是同行,努力几年也能做到和他一样成功,但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暗含了这种关系性无所保证的局面:江雪对于何夕的崇拜来自于何夕的学识,然而这种学识真的是不可替代的吗?何夕在面对老康时“抬不起头”“觉得自己像个侏儒”,这并非全部是被金钱所压倒,在金钱之外,何夕又有能够在老康的比较下显示出自身的唯一性的领域,以此来保证与江雪的真爱吗?

再从爱情唯一论来说,对于何夕而言,显然江雪不是他最重要的,至少没有他的研究了十多年的心血重要。

因为江雪给了他好几次机会,可是他选择了放弃。

你可以说,他是因为爱江雪,认为自己给不了江雪幸福,所以才选择放弃,看,多伟大?

可是实际上,这只能说是何夕不懂江雪,或者不够爱江雪。

有些评论说,江雪不够爱何夕,是的,毕竟爱是相互的,江雪做的,比时下的很多女人,都要好,她的选择有错吗?

答案是没有错,爱情不能成为人生的全部,同样的科研也是如此。

但是何夕选择了放弃爱情,把科研当成了人生的全部,是他亲手埋葬了他的爱情。

这对于江雪而言,是不公平的!

我们都知道,没有物质支持,所谓个人,是非常虚幻的。能够标榜精神的,则是因为已经有了物质。

主角何夕深耕于基础学科研究,至少在科学与大学发展的历史上,这不仅可以说是资产阶级,甚至可以说是上流社会所从事的事业。

江雪通过喜欢何夕这种行为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这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得她能够在“鲜花插牛粪”的一种世俗评价中获得自信或者说自我,但是这种精神上的满足是禁不起时间的考验的。

继续阅读

所以她对何夕说:等我出去站稳了脚你就来找我。

你知不知道,你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人。如果你是学我们这种专业的话是就成功立业了,我说的是真的。

你有这个实力。我觉得你比老康强得多。

可以想象如果主角何夕最终和老师劝导的那样,放弃无用的研究,选择教考研数学。那么江雪和何夕的恋爱就能够继续下去吗?显然不是这样。最终能够满足江雪的,只有那个既有经济资本、又有文化资本,看起来完美到虚幻的新富人老康。而江雪最终能够成功,最关键的当然是性别的问题。

江雪的选择,她也为何夕“安排好了一切”,深情呼唤着他,但是何夕没有回应。而江雪也“总需要有一个人来安慰”,最终选择了老康。那么这里的问题就是,主角何夕为什么没能够回应,以及没有做出回应的何夕最终又因为老康和江雪的恋爱而疯狂?”

对于何夕的设定,我认为当然是有问题的。这也算是此类科幻影片的通病,也就是扭曲现实逻辑为剧情设计服务,并且还要说这就是现实:主角何夕作为基础学科的天才,不至于夸张到研究内容就连学校都不认可。

老师刘青作为能够教出优秀学生的导师,连最基本的学术资源和地位也没有,甚至可以说论文非得出版才能保存,图书馆不采购只好偷偷放进去,一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