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分裂的大西军(3 / 3)

其内部吏治极度腐败,官员们贪污受贿成风,百姓怨声载道。而朝堂之上更是党派纷争不断,各方势力相互倾轧,使得整个朝政混乱无序,国家治理陷入瘫痪状态,如此这般,可谓是衰弱到了极致。

再看经济状况,简直是惨不忍睹。据记载:“凡永历及随行文武支粮食俱报可望,开销仅可以活。”这意味着小朝廷连最基本的财政收入都无法保障,更别提去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了。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就如同人体失去了血液供应一样,任何机构想要正常运转都是天方夜谭。

至于军事力量,那就更加薄弱了。自从何腾蛟、李成栋等率领的明军相继战败溃散之后,“自扈从以外,无一卒一民为朝廷有矣”。也就是说,除了皇帝身边那点微不足道的护卫力量之外,整个小朝廷几乎已经没有可用之兵,也没有愿意拥护他们的子民。在这种情况下,永历小朝廷实际上已经沦为了受孙可望挟制和操控的一个傀儡政权。

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个行将就木的小朝廷却依旧高高在上地占据着所谓的“正统”地位,并且还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将前来联合的大西军余部视为需要招安的“流贼”。更为糟糕的是,他们竟然把大西军中孙、李之间存在的矛盾巧妙地利用起来,当作自己党内斗争的工具,企图从中谋取私利。殊不知,这样做无异于饮鸩止渴,最终只会加速自身的灭亡。

大西军心怀壮志,他们渴望借助永历小朝廷那所谓的“正统”之名号,以此来强化自身于联明抗清这场波澜壮阔的斗争之中的主导地位。如此一来,便能进一步巩固并拓展其在云、贵地区已然斩获的辉煌战果。他们立志要击败清军这一劲敌,从而构筑起属于自己的“后明”王朝,成就一番千秋霸业。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自大西军着手经营云、贵根据地伊始,内部便显露出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身为第一领袖的孙可望与才华横溢且实力雄厚的第二领袖李定国之间那种相互争夺霸主地位的激烈争斗。两人都志存高远,皆欲掌控全局,这种权力欲望的碰撞使得彼此间的关系愈发紧张。

而孙可望一心谋求称帝之举以及他那封建家长式的统御部下将领之法,更是犹如火上浇油一般,极大地加剧了大西军内部的离心倾向。许多将领对孙可望的专权行为心生不满,纷纷开始考虑自己的出路。原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大西军逐渐陷入了内部分裂的困境,这无疑给他们未来的发展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解说南明痛史,老朱气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