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顺治九年都死了谁(3 / 4)

武政权和绍武政权,进一步巩固了清朝的统治地位。

顺治六年(1649年),博洛因功受封和硕端亲王,成为清朝的重要贵族之一。然而,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突然离世,这一事件引发了一系列的政治变动。博洛与满达海、尼堪一同处理六部事务,参与国家的政务管理。

顺治九年(1652年)三月,博洛因病逝世。

在他死后不久,由于受到多尔衮案的牵连,他被指控依附多尔衮等罪行,其王爵也因此被追削。尽管如此,他在生前的功绩仍然不可忽视,他的军事成就对清朝的统一和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四位则是代善的后代,多罗谦郡王瓦克达。

瓦克达乃是代善第四子,其降生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 年)。他曾随父兄及皇太极、多尔衮等辗转于朝鲜与大明之间,参与了一系列重要战役。

在顺治元年(1644 年),瓦克达跟从睿亲王多尔衮入关,积极参与镇压李自成大顺军的战斗。

到了顺治三年(公元1646 年),瓦克达获封三等镇国将军,并于顺治四年晋升为镇国公。

顺治五年(1648 年),他被册封为谦郡王,取代满达海成为征西大将军,负责平定山西地区的反清势力。完成任务归朝后,瓦克达开始掌管工部相关事宜,但却因医人何大福案受到牵连,最终被罢免官职。

顺治九年(1652 年),瓦克达离世,享年四十七岁。

第五位敬亲王尼堪,其身世显赫,乃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嫡长子褚英之三子。他降生于明朝万历三十八年(公元 1610 年),自幼便随其父祖驰骋沙场,历经战火洗礼。在此期间,尼堪亦曾立下赫赫战功。

崇德元年(公元 1636 年),皇太极正式称帝,建国号大清。同年,尼堪受封固山贝子,并积极投身于对朝鲜及明朝的战争之中。顺治帝即位之后,尼堪更是身经百战,屡立奇功。他先是追随多尔衮挥师入关,继而协同阿济格追击李自成残部,随后又与多铎并肩作战,一举攻克南明弘光政权,并成功俘获逃往芜湖的明福王朱由崧。此外,尼堪还与豪格一道出征四川,剿灭张献忠势力。

继续阅读

当尼堪从四川凯旋而归时,因其卓越功勋而获封敬郡王。

顺治六年(公元 1649 年),尼堪被任命为定西大将军,前往山西大同讨伐叛将姜镶。

为表彰尼堪的战功,多尔衮晋封他为敬亲王,而其他将领则各有赏赐。

然而,第二年多尔衮突然去世,年仅 39 岁。随后,顺治帝开始亲政,追论多尔衮之罪并削其爵。与此同时,尼堪与满达海、博洛一同被封为理政三王,负责管理六部事务。

但就在顺治九年(公元 1652 年)年底,尼堪在湖南衡州遭遇了大西军的李定国,双方激战中尼堪不幸战死。

顺治帝得知尼堪战死的消息后十分悲痛,赐给他谥号"庄"。尼堪也因此成为清朝在与明朝(包括南明)的战争中阵亡级别最高的将领。

也是在这一年,发生了一件震惊世人的大事——清朝的异姓王定南王孔有德被南明将领李定国逼得走投无路,最终自杀身亡!再加上这一次被击杀的尼堪,因此李定国被誉为“两蹶名王”,威震天下。

再加上此前豪格、多铎、代善、多尔兖等八位亲王相继离世,这些都是清初立下赫赫战功的王爷们啊!他们的离去无疑给清王朝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从顺治六年到九年,短短四年间,满清一共失去了十位重要的王爷,其中包括九个姓爱新觉罗的亲王郡王和一个异姓王。面对如此巨大的损失,刚掌握大权不久的顺治皇帝顿时慌了神,不知所措……】

就在这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