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
“可能是外包工吧。”
张林听到同学议论纷纷,他只好解释:“我只是汽车公司车间操作工而已,技术人员的确是985院校毕业生,而且大多是硕士博士。
我们公司没有外包工,郝强不搞那一套。”
大家听到张林承认,对他瞬间热情起来了,问这问那的。
“牛比啊,张林,原来是未来科技集团的员工。”
李建明知故问:“未来科技集团的车间工人很好吗?”
“呵呵,李建,你就不懂了吧。
别说车间工人,不知有多少本科生想进未来科技集团当清洁工,薪酬待遇好啊。鹏城两万多的房价,人家几千块钱就能买到,孩子能去最好的学校就读,这些教育资源可不是花一般钱就能买到的。
再说,未来汽车公司的操作工,那跟一般汽车厂肯定不一样的。
人家是全自动化,而且要懂技术。
不少汽车主机厂的操作工,也有不少本科生。
我没说错吧,张林?”
“呃,差不多吧,我只是运气好才进公司的,公司牛人实在太多了。”张林笑了笑回道,“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比较没有意义。
重要的是我们都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
这句话让原本有些剑拔弩张的气氛缓和了下来。
未来科技集团作为一家备受瞩目的科技企业,其薪酬待遇和企业文化早已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
公司的神秘面纱和独特的用人机制,总是引发外界无限遐想和好奇。
在张林的高中同学聚会上,关于未来科技集团的话题自然成为了最热门的讨论对象。
同学们对这家传奇企业充满好奇,纷纷向张林抛出各种问题:
“张林,你经常见到郝强吗?听说他真人很帅气。”一位女同学眼中闪烁着八卦的光芒。
“张林,你们的演唱会,听说外面的人想花几万块钱都买不到票。”另一位同学羡慕地说。
“到底要怎么才能成为未来科技集团的员工?”有人迫切地追问。
面对同学们的轮番轰炸,张林显得从容不迫,娓娓道来:
“关于郝董,说实话,一年到头我也只见过两三次。
一次是在年会上,另一次是在公司食堂。
至于演唱会,其实根本没有票这回事,入场全凭人脸识别。
公司明确规定不允许转让听众位置的,除了特别邀请之外的嘉宾,只有公司员工能入场,就算员工家属都不行的。
也不知道,明年年会还有没有。”
张林顿了顿,继续解释:“说实话,我们公司现在的招聘政策已经很成熟了。
除了极少数稀缺岗位,基本上都是通过校招培养。
即便是普通工人,也是从校园里选拔并系统培养的。
我只是一个小喽啰而已,在公司里根本没有话语权。
薪酬只是比同行高一些而已,主要还是福利待遇这一块,其他公司的确没法对比,老板的确舍得花钱,不像一些企业老板抠抠搜搜的,当然,这也跟企业效益有很大关系。
我们公司制定的企业规范,其中不少都成为行业标准了。”
听到这番解释,一些同学们脸上的兴奋逐渐转变为失望。
原本对进入未来科技集团充满幻想的他们,此刻意识到这个机会其实并不容易,大家对张林的羡慕之情依然没有减少。
能成为这样一家充满未来感的科技公司的一员,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事实上,类似的场景在全国各地上演。
无数未来科技集团的员工在返乡过年期间,都经历着类似的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