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沿着小溪向北走去,弯弯曲曲地走了二三里,远远看见北面一座山坡下面,绿树掩映下,有一所茅屋。这就是范蠡守孝的茅屋?
来到门前,只见院子里走出一个十几岁的漂亮女孩,敛衽屈膝行了一礼:“请问是伍相国吗?”
伍子胥觉得有些懵懵懂懂,不由还礼说:“老夫伍子胥!”
女孩微微一笑:“相国大人请进吧,山茶当酒,可以待客。”
伍子胥跟着女孩进了院子,这是那种三间主屋,两边各有两间厢房,一边是厨房,一边是客房的格局,小院窄逼,但很干净。
女孩把二人领进主屋。屋里一床,一桌,一个书架,书架上摆放着一卷一卷的竹简,桌上一把铁制的刻刀,旁边是等待编纂的竹简。
女孩拿抹布擦一下凳子,请客人坐下,然后献上两杯茶。
拿起一片竹简对伍子胥说:“大人请看这个。”
伍子胥接过竹简一看,上面刻着几个字:相国稍等,范蠡明日回来。
伍子胥有些迷迷糊糊,抬头看着女孩,说:“范大夫不在?”
女孩说:“先生外出访友去了。明日回来。”
伍子胥说:“他怎么知道我要来拜访他?”
女孩脸微微一红,说:“这个妾身不知道,妾只按照先生吩咐的去做。”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伍子胥说:“范大夫回来守陵尽孝有多久了?”
女孩说:“大概半年了。”
伍子胥说:“姑娘一直在这侍奉范大夫吗?”
女孩说:“不是,先生一直一个人在这守孝。妾身侍奉先生是不合礼仪的,只是大人来时,妾身在此接待一下。”
伍子胥点点头,轻轻叹了口气。说:“如此说来,叨扰姑娘了。”
女孩微微笑道:“大人不用客气。有客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女孩出去了,不一会便送进饭菜来。黍子面饼,豇豆糊糊,还有几样新鲜素菜。伍子胥很久没有吃过这样的饭菜了。
饭后,问女孩:“范蠡大夫先人陵寝在哪里,我们想去祭奠一下。”
女孩说:“不远,就在边上,我带大人去。”
那就是一个泥土堆起来的坟丘,看来范蠡没有进行修缮,将来也不打算修缮。人已经死了,陵墓搞得再好也没有意义。祭如在,心中不忘也就是了。
坟前有一个石板搭成的小石台,女孩把几样果蔬摆放在石台上,然后点燃焚香,退在一边。
伍子胥整整衣服,掸了掸灰尘,对着土坟恭恭敬敬地拜了几拜。
女孩走过来,敛衽屈膝,行了一礼:“先生嘱咐叫妾身代为回礼。”
这时,已经是黄昏时分,一轮红日缓缓坠入西边的山林中,树林间,归鸟叽叽喳喳的鸣叫,山林中出奇地安静。
伍子胥说:“姑娘,你家先生是高人!”
这天夜里,那个随从忽然醒来,听得院中有动静,起身出来,只见伍子胥躲在角落里轻轻哭泣。
那随从愣愣地站着,他不知道这样一个大人物为什么要偷偷哭泣。
我是范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