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我这里到是有很多资料和文献,可以培养出符合当前时代的官吏。” “武将的培养却是有些麻烦。” 想到这里鹏举也有些苦恼,武将的培养,不是给两本兵书便能的培养出来的。 武将大多都是用大量的实战经验喂出来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鹏举才让蔡琰亲自上战场,培养她的武将属性。 不过,随着蔡琰的地盘越来越大, 有很多时候,她将无法亲临战场,必须要有的一个拿的出手的武将,为蔡琰征讨四方。 “草原诸部中倒是有些好苗子。” “可惜,草原诸部并无恩义之说,即使用传统的办法,将他们的家人扣押为人质,也不管用。” 扣押人质是这个时代常用的办法,不但是将领的家人,便是士卒的家眷,也一并要留在城池中。 这样既可以让士卒安心出战,也可让士卒不会轻易背叛。 当初,刘备的徐州被吕布偷袭,其士族家眷皆在城中, 刘备本想带兵救援,可没想到返回的路上,听闻城池陷落刘备军士气瞬间崩溃。 瓢泊无依靠的军中,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场景。《三国志·先主传》 只可惜,扣押家眷对草原诸部并不管用。 …… 而也就在鹏举与蔡琰商议什么的时候,外面的脚步声打断了二人的谈话。 “主公,公孙攒之女公孙婷请见!” “公孙攒!” 听到这个名字,蔡琰眉头微蹙。 公孙攒她自然听说过,只不过传入她耳中的皆是些恶名罢了。 “是那奸恶之人。” 虽说,鹏举在这段时间给蔡琰灌输了不少来自未来的思想, 但蔡琰毕竟在这汉朝生活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 一些时代的痕迹,已经深深的刻在了她的灵魂中,即使是鹏举也难以擦除。 蔡琰的父亲乃是当世大儒蔡邕。 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 儒家所提出的天人感应理论,便一直是维护的汉朝统治的理论基础。 作为当代的理论解释者,蔡邕的思想也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蔡琰, 相较于那些士族,她对公孙瓒的恶感更盛。 …… “文姬,你或许可以接纳公孙瓒。” 登陆返回舱内,观察到蔡琰神色变化的鹏举,忍不住劝诫了一句。 作为来自后世的他,可以从更高的角度看待公孙瓒与刘虞的关系。 刘虞的名望在他第二次拒绝皇位,并派人去迎接汉帝时已经达到了顶峰。 刘虞距离皇位仅仅只有一步之遥,杀了刘虞,公孙瓒必遭天下士人唾弃。 但作为后世的人,他不得不怀疑,刘虞所作所为是不是存在其他心思, 尤其用百姓手中钱粮去交好胡人的行为,在后人看来,更是他身上的污点, 可惜随着刘虞的死亡, 一切都盖棺定论了,刘虞究竟是要成为周公,还是说霍光,亦或者是王莽,已经无从得知。 “鹏举,若我接纳公孙瓒恐怕……” 蔡琰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如果说接纳吕布担心的是他是不是会认自己做义父,作为主公只需要担心自身的安危。 那接纳公孙瓒便意味着与天下士族决裂。 “不如先见一见公孙婷,看她怎么说。” “也好!” …… 此时的公孙婷在忐忑中等待着蔡琰的接见。 想到这一路上所遭遇的事情,公孙婷心中更是有种不安,她不知道这蔡琰是否愿意帮助她。 “父亲,他快要坚持不住了啊!” 原本躲在父亲羽翼下的她根本不明白父亲面对的是什么。 但当他从易城突围,向着并州而来,一路上所
第76章 无处容身(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