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浅绛彩瓷壶和八家斗(2 / 3)

赌石异能者 三飞 1680 字 3个月前

浅绛彩瓷壶?”店主追问道。

“名家的我有朱少泉和余焕文的。老板你了不起,你有任焕章、俞子明的,都是大家啊!”

“老师,你的壶有照片吧,可以看看吗?”

老梁拿出手机,在相册里翻找了一会,伸长手臂把手机伸到店主面前让他观看。

“哦,朱少泉的浅绛彩花鸟纹瓜形提梁壶!”店主欣喜地说。

季正阳凑近去一看,手机相册上是一把瓷壶,器型规整,瓷质白细,一面绘有花鸟,硕大的红白两色芙蓉花下,一只白鹭低头行走。

老梁拨了一下相册,第二张照片出现,这是瓷壶的题款面,墨色浓重,字体劲秀。店主念出了壶上的题款:“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后开。己丑冬朱少泉作。”  店主接着说:“我算算,光绪己丑年是1889年,这把壶130年了,保存完整,好壶,好壶。老师是怎么得到的?”

“这把壶啊,是2000年我在昆明古玩城买到的。当时藏界对浅绛彩瓷壶名家的认识尚未形成共识,我出的价钱也不高。壶买回来时不时地把玩,后来查阅资料,才知道朱少泉是浅绛彩瓷壶名家。”

“哎呀,朱少泉的浅绛彩瓷壶现在价格高了,老师你有转让的意向吗?”

“价格合适的话,可以考虑转让。”

“好的好的,一会我们再谈。先看看你收藏的其他浅绛彩瓷壶。”

接下来,老梁又拨动手机相册,让店主看了他的另外几把浅绛彩瓷壶。店主对老梁收藏的浅绛彩瓷壶很有兴趣,与老梁互留了联系方式,并约定下次老梁把壶带过来,具体的转让价格好商量。原来老板姓朱。

季正阳找了个机会插话问道:“朱老板,浅绛彩瓷壶有什么讲究吗?”

朱老板见是跟着老梁进店的小伙子提问,立刻就当起了教师:“浅绛啊,是中国山水画的一种技法。清朝末期,景德镇的瓷画师们把这种技法运用到了瓷画当中,逐渐发展成为自成一体的瓷画艺术门类,从清末到民国初年,浅绛彩瓷在中国瓷器史上活跃了60年。”

“那么怎样确定一把浅绛彩瓷壶的价值呢?”季正阳又提了一个问题。

“浅绛彩瓷壶价值的高低,是由壶的纹饰、造型、胎釉等综合因素构成,但由于大部分作品上都署了作者的名,有了艺术个性的判断,因此浅绛彩瓷壶的价值就与作者的名气联系在了一起,名气越大,价值越高,大师级的作品就好比官窑,价值很高的。”

朱老板确实懂行,口才也好,讲得浅显易懂,一番话不但让季正阳听明白了什么是浅绛彩瓷壶,就连老梁听着也频频点头。

搞清楚了浅绛彩瓷壶,季正阳又对放在玻璃展示柜中的奇怪物件感兴趣了。“朱老板,玻璃柜中这些东西是做什么用的?”

“这种东西啊,小季你是猜不着了,是烟斗。”老梁说。

烟斗?季正阳怀疑是不是自己听错了,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和印象中的烟斗完全大相径庭啊。

店主见季正阳一脸懵逼的样子,觉得很好笑,于是接过老梁的话补充说道:“这种烟斗啊,是过去吸食鸦片用的,是鸦片烟斗,这种烟斗都是我们建水的紫陶作品。”

季正阳知道建水盛产紫陶,过去多做汽锅花瓶,近年多做茶壶茶具,今天第一次听说制作过大烟斗。

朱老板见季正阳这小伙子很好学,当然更是看在老梁答应改天把他收藏的浅绛彩瓷壶带过来,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于是愿意继续给二位客人作讲解。

“烟斗呀,是烟枪上的组件之一,一把烟枪是由烟嘴、烟杆、烟头和烟斗组成的。清朝道光年间,鸦片烟进入中国,就有了烟馆,进而烟具产业也出现了。”

“当年抽鸦片烟的,是有钱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