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征召已退出现役的松井石根大将为司令官,下辖第三、第九、第十一师团(欠天谷支队)等部,作战任务为“与海军协同消灭上海附近的敌人,占领上沪及其北面地区的重要地带。”
与此同时,蒋介石下达全国总动员令,将全国临战地区划为5个战区,沪杭地区为第三战区,冯玉祥任司令长官,顾祝同任副司令长官,并任命陈诚为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决定以主力集中华东,迅速扫荡淞沪敌海军基地,阻止后续敌军登陆。8月17日,华夏军队再次向虹口、杨树浦方面之敌反击。第八十七师攻占倭寇海军俱乐部,并击退敌多次反扑。第八十八师在八字桥、法学院、虹口公园等处与敌反复争夺。8月19日,华夏军队又一次发起攻势,以从西安到达的宋希濂所属第三十六师加入战斗,与第八十八师、第八十七师一起,经昼夜激战,突破倭寇军阵地全纵深,攻入汇山码头。日军凭借坚固工事顽抗待援,华夏军队进展困难。第三十六师第二一五团第二营300余名官兵攻入华德路十字街口,突入巷内与敌展开白刃格斗,不料被倭寇军以坦克阻塞路口,遭到火力袭击,全部壮烈牺牲。
继续阅读
在此期间,华夏军队亦与倭寇航空队展开激战,并积极攻击进犯的倭寇陆军和舰艇,击落日机47架,炸沉倭寇巡洋舰1艘,倭寇空军队员阎海文、沈崇诲等壮烈牺牲。
8月18日至20日,倭寇第三、第十一师团先后由倭寇出发,至22日到达上沪以东120公里的海域,换乘小舰艇准备登陆。第三战区鉴于敌登陆威胁增大,遂以第九集团军专负上沪市区之作战,以新编成的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陈诚)负责吴淞镇以下沿江防线的作战。
8月23日晨,倭寇上沪派遣军第三、第十一师团在优势火力掩护下,于川沙河口、狮子林、吴淞一带强行登陆。24日,华夏第十五集团军先后进至上沪,向登陆之敌发起反击。
8月31日拂晓后,倭寇以飞机30余架,并以海军舰炮猛击吴淞,强行登陆;倭寇军另一部由市轮渡码头登陆。华夏守吴淞的第六十一师的一个团,伤亡过半,不支后退;惟吴淞炮台,仍由华夏保安总团固守。张治中将在刘行的第六师调到杨行、吴淞,驱逐登陆之敌。该师于31日夜,向吴淞攻击前进,与敌遭遇于杨行以北地区,发生激战。
9月1日,倭寇1000余人围攻狮子林炮台,守军第九十八师一部与敌反复白刃搏斗,多数牺牲。
9月2日起,倭寇进攻三官堂,并强渡泗塘河,被击退。3日至4日,倭寇连续向三官堂一带进犯。第六师十八旅奋勇阻击,歼敌不少,但该旅伤亡甚众,旅长翁国华和团长朱福星负伤。5日晨,敌分由吴淞、张华浜和沙龙口夹击宝山至三官堂阵地。第六师腹背受敌,各村落都被烧夷,火药局守兵全部牺牲,第十七旅旅长丁友松以下伤亡过半,相持至午,该师退守泗塘河。倭寇越过泗塘河桥向西侵犯,于是,狮子林、吴淞间联系通道被敌打通,而宝山城华夏守军由此陷入重围。
9月5日,倭寇集中30余艘军舰,掩护陆军向宝山发起猛攻,华夏军队顽强抵抗,守卫宝山的第十八军第五八三团第三营500名官兵,在营长姚子青率领下,浴血奋战,击退倭寇数次冲击,奋战2昼夜,多数壮烈牺牲。
9月上旬,由于倭寇不断增兵,战争逐步升级,华夏军队也陆续增援,不断调整部署。9月11日以后,蒋介石撤换了冯玉祥,自兼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任副司令长官。以陈诚的第十五集团军为左翼作战军,以张治中的第九集团军为中央作战军,以张发奎的第八集团军为右翼作战军。9月21日,再次调整部署,朱绍良任中央作战军总司令兼第九集团军总司令;陈诚任左翼作战军总司令,下辖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薛岳)和第十五集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