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邯郸(三)(2 / 2)

的混乱和不安。

倭寇侵略军占领大名后,约四百余名倭寇驻扎在大名县城内及四关厢。驻城倭寇经常三三两两的到城周围村庄奸污妇女,残害百姓,附近的年轻妇女都用锅底把脸抹黑,头戴老太太的帽子,装扮成老太婆的模样,有的逃到远处的亲戚家避难。倭寇到村里还乱抓百姓的鸡,百姓家的桌椅、柜子、箱子以及门窗,都被他们烧掉。倭寇野蛮地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倭寇侵占大名后首先在大名城内、魏镇等重要集镇和交通要道修筑炮楼、公路。

后来发现抵抗组织越来越多,虽然其中大部分都是只打旗号不行动的假把式,但是倭寇觉得这些区域不安全。

于是在当地投降派的带领下多次扫荡各个区域,不管什么组织,都是实行杀光、抢光、烧光政策!

为了对抗当时的真正抗倭根据地,倭寇把大片区域设成无人区,一些乡镇集中管理,每条路设立关卡,没有倭寇的通行证寸步难行。

还在主要的交通要道上大肆修建防御工事,大量的炮楼、碉堡、军营成片的建立。

中间139师在38年初还带领队伍灭了几次倭寇炮楼。

郑寨村自敌人修筑炮楼后,一直住的是倭寇人,多时十人,少时五人,直属大名城内倭寇领导。周围村庄,如李家庄、黄庄、程庄和石家寨等受害极大,不是要东就是要西,更严重的是实行三光政策。139师为除民害,计划拔掉这个炮楼,可是敌人甚是顽固;我们就采取了智取的办法。当时我联络员和伪村长联系好了,在一天刮大风的时候,我联络员扮成农民抬着木柴,村长头前带路,腰中都藏有手枪,当进入炮楼院后,几个倭寇正在闲玩,我联络员见时机已到开枪打死了三个倭寇,下余的鬼子慌忙跑上炮楼,我联络员放火烧了楼梯,敌人见楼内冒烟,吓得嚎不成声,有一个倭寇从楼上跳下来,随及被俘,几个倭寇全被消灭,为郑寨及其周围村庄的群众除了一害。

军团视角下最强装备组装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