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不复还(2 / 3)

违抗君令,实乃不忠之举;若独自苟活,更是不义之行。君王若尚在人世,我愿为君先行探路,若君已离去,我当誓死追随……”

严不还忠心的从来不是大雍的君王,而是穆翊钧。

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适合时耶!

他或许也想做个真英雄,于是悬崖勒马,亡羊补牢。

战前一片安然,楼镇烽却知晓的,私下来寻他。

“毅归,你真的想好了?他不配这般忠义。”

“忠义为君不为我,浮沉一生,不虚此行。”

楼镇烽哽塞,再难开口。

严不还矛盾却真实,集卑劣、理想于一身,凝视着他的眼睛,可以看到这个朝代所有的狰狞和正义。

.......

这是与草原的最后一战,联合军不负众望,成功凯旋。

角声连天,霜寒里,落日旌旗,清霜剑戟,残血斜阳,朔风呼啸,齿颊带风生,刀枪血肉染红苍茫。

霜雪覆于焦土,寒鸦啼于枯枝,战鼓声息,硝烟未散,血腥之气弥漫,尸横遍野,甲胄残破,断剑残戟散落各处,冷月高悬,清辉洒下,映照着这一片惨烈之景。

遥遥有浓厚悲戚的乡音喊魂:“烽火煎骨,销人寿,魂归故里,求来生再相逢,河清海晏......”

老马识途老马归,人亦识途人未还。

可怜无定河边骨,是以千里遥望孤坟,无处碰面话凄凉......

烈酒如灼金樽杯满,浮世俗月,始终没有圆满。

最终战场折戟沉寂,万籁无声,银甲如皓月,落入泥泞山河。

将军今朝埋骨地,来年春时百花开——

.......

《大雍墘正史·严不还传·御草原回然之师》

墘正148年,岁末,冬日凛冽,严不还与楼家军之楼镇烽者,镇于后方以御草原之敌,四太子耶律韩野败于泅水,乌船自刎,大将仆散客见擒而杀之,石淳勒率残兵惶惶而奔。

敌虽溃败,然边患未绝。

二人不敢懈怠,整军经武,以图再御强敌,乃修缮城郭,广积粮草,日夜操练士卒,又遣细作深入草原,探其虚实动静。

不数日,探得敌军残部欲纠合诸部卷土重来,严、楼二人遂谋设伏之计,以待敌至,欲毕其功于一役,使边地永享太平焉。

严不还奋战甚勇,不顾己身之损,擒杀仆散客,杀敌无数,战后伤重不治而亡,全军缟素。

后之人论严不还,前生戎马倥偬,却堆枯骨,后则力挽狂澜,唯为忠义。

是非兼有,其间之变,无人能知。

————————

彪炳[biāo bǐng]意思是指文采焕发、辉耀、照耀

茕茕孑立[qióng qióng jié lì]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独夫民贼(独夫:人所共弃的统治者。民贼:残害人民的人)指暴虐无道、祸国殃民的统治者。

悬崖勒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醒悟回头

宾天,基本意思为委婉语,特指帝王之死。

戎马倥偬[róng mǎ kǒng zǒng]戎马:本指战马,借指军事;倥偬:繁忙。形容军务繁忙。

《大雍墘正年间正史·严不还传记·抵御草原回然部落之军队》

墘正148 年,年末,冬日极为寒冷。严不还和楼家军的楼镇烽,镇守在后方抵御草原的敌人,草原四太子耶律韩野在泅水战败,自刎于乌船之上。大将仆散客被擒获后斩杀,石淳勒率领残余的士兵惊慌逃窜。

敌人虽然溃败,但边境的祸患并未断绝。两人不敢松懈,整顿军队,治理武备,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