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踌躇满志去赴任 半路枪声惊魂魄(2 / 5)

,即刻和曹凯商议这些事项。

欠下的债是要还的,许下的愿也是要还的,既然胜利是大家一起争取的,那胜利果实就要一起分享。上到将军高官,下至无名小卒,每个人都不应被遗忘。

这些处于底层的喽啰,理想仅限于弄个一官半职,能衣食无忧,可以在百姓面前作威作福即可。而那些官居要职的大员们,他们想要的更多,也可以说他们有更高的追求。

大员们都想晋升更高的官阶,手握更大的权力,据说是为了更好的施展自己的雄才伟略,以报效国家,救万民于水火;他们想要分封更多的土地,划分更大的势力范围,都说自己更英勇神武,上解帝忧,下安民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夺取察哈尔后的分封大会上,各方势力争吵不休,都想在要害部门安插自己的亲信,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各县的县长人选,自然是众人关注的重中之重。

赵抚宁为了将军统的触角伸向地方政府,力排众议,力挺李丁,由于李丁名不见经传,好多人都不熟悉,所以反对的人也不少,傅主席为了平衡各方势力,虽然答应了赵抚宁的提议,但也考虑持不同意见者的呼声,便暂且任命李丁为中都县的代理县长,若是日后政绩突出,再予以扶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傅主席的这一折中办法,得到了众人的首肯和支持,李丁为中都县代理县长的决议便这样定了下来。

李丁和小五点这两个人精,他们能意识到是赵抚宁在背后出力,也算赵抚宁的一番苦心没有白费。

赵抚宁之所以竭力举荐李丁,那是因为他早已把李丁视作军统的人。日军投降后,李丁就被策反,为军统做事,潜伏在黄崖湾乡政府为军统提供了很多有用的情报;后来又为国军收编了小五点,增加了国军在解放区内的武装力量;在劫掠徐家后,又给赵抚宁送去两万块现大洋;最近在敌后的策反、串联工作也开展的有声有色。

李丁的这些表现,让赵抚宁觉得,他不仅是军统的人,也是自己的亲信,于公于私都应该将他提拔重用。李丁一旦做了县长,整个中都县就都控制在了自己手里。

而曹凯则不一样,他为人更加狡诈,做事阳奉阴违,两面三刀,向来只考量自身利益,并且手握重兵,身边围着一帮亡命之徒,很难有效控制他。

虽然也有多人提议任命曹凯为县长,但在鄂友三和赵抚宁的再三否定下,曹凯还是被排挤了下来。

果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就在曹凯郁郁不得志之际,李丁却是迎来了自己事业的巅峰和人生的高光时刻。

李丁高升在即,心中欢喜,和小五点合计,要和身边的这些手下兄弟,举行个告别仪式,要不众人会认为自己高升了,便不把往日的兄弟放在眼里。要让大家都知道,自己是个念旧的人,是个有情有义的人。

李丁心里暗中嘀咕,明日一早出发,晚上到达,虽然有曹凯派出的人手在十里外迎接,可那时进城,黑灯瞎火,没百姓围观,也没人喝彩,堂堂县太爷上任,太过悄无声息,光耀门楣的事,要是能有些排场,那就更完美了。

过去的县太爷到任,锣鼓喧天,爆竹齐鸣,治下百姓十里逢迎,此外还要带着下属,夸官三日,那是何等威风。现在自己前往赴任,不知曹凯为自己准备了怎样的仪式,但愿不要太过寒酸简陋。或许从这事上能看出二人日后是否能和睦相处。

曹凯动员百姓前来观瞻自己的威严,这倒是件好事,到时自己一定要对围观百姓训话,明日在路上得仔细斟酌一下训话内容。

还有曹凯带着迎接自己的那些同僚和下属,除了对他们表示感谢,也要提出勉励和要求,这些人多少有些学识,讲话内容要高瞻远瞩,引经据典,必须提前打好腹稿,免得到时词不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