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溢,欢声笑语充盈每个角落。
在排队的花子堆里,有一名衣着还算整齐的妇女,手里牵着一个七八岁大的女孩,二人紧紧相随。孩子很机灵,在人堆里不停的东张西望,打量着其他人的举动,生怕错过再有领赏的机会。妇女则紧盯着前边锅里的菜,生怕前边的人领完,轮不到她们。等排到她们的时候,妇女谄笑着,不停鞠躬讨好厨师,让他多盛几块肉到碗里。
妇女看着碗里堆着的几块肥肉片,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千恩万谢带着孩子走开。二人在人群里找个干净的地方,蹲坐在地上,津津有味地吃着这难得的美味。
你道这二人是谁?这妇女便是和二后生做了半路夫妻的牡丹,手里拉着的是她的女儿,她们从其他花子嘴里听到徐家办满月酒的消息后,便跟着花子们一起从城里来到了这里。她们娘俩刚才没有在人群里展示自己的才艺,因为牡丹只会替人哭丧,别的也不会;正在和二后生学唱戏的女儿,刚开嗓子,还唱不了曲儿。母女二人在这样的场合施展不上,只好作罢。
牡丹今天来这里,目的不仅是带着女儿来讨些钱财和吃食,她特别想看看小貂蝉方菲的样子。二后生经常和自己提起他的师妹是何等的姿色出众,才艺是何等的出类拔萃,照着他的说法即便是皇帝后宫的三千佳丽,在他师妹小貂蝉面前也都黯然失色。
牡丹从二后生的嘴里早听出了异样,知道他和师妹之间一定有隐情,自己一再侧面求证,二后生都矢口否认。
牡丹开始私下里和县城周围的花子们打听徐家的事,慢慢才知道了一个大概,原来二后生在徐家大院里还有如此一段爱恨情仇。
牡丹对二后生钟情于小貂蝉一直耿耿于怀,萌生了见小貂蝉一面的想法,想看看她是否如二后生所说那般优秀。
这女人要是起了吃醋的心理,根本不去考虑自己和对方的身份与地位是否相差悬殊,二者之间是不是有可比性,都想找到对方好好见识一番。牡丹虽然是一个吃百家饭的花子,一样有着女性特有的嫉妒本能。
牡丹走的时候,让二后生和她们娘俩一起前来,二后生怎么可能会以一个花子的身份出现在方菲和徐家人面前,便断然拒绝了牡丹的要求,并再三劝阻她们母女也不要前来凑热闹。牡丹哪里肯听,坚持前往,便撇下二后生带着女儿来到了这里。
牡丹带着女儿一边吃饭,一边东张西望,期待着小貂蝉会从后院走出来。可方菲是何等身份,怎会轻易出现在佃农和花子中间?牡丹望眼欲穿,却无缘得见。
花子们一边吃着饭,一边和佃农们说笑着,他们知道佃农的光景比自己这些花子也好不到哪里去,也不作和他们乞讨的打算,反倒是给他们送上了各种笑料,为他们枯燥的生活润色不少。
吃饱喝足后,有的佃农离开了,还有一部分爱热闹地留了下来,等着宴会厅宴席结束后进去看满堂红戏班子的二人台演出。路远的花子们也走了一部分,一些附近的都留了下来,他们期待着宴会结束后,那些前来贺喜的有钱人,能赏给自己三瓜两枣的零花钱。
眼看着已是申牌时分,客人都陆陆续续地走了出来,一些花子们也如愿以偿,求得了几枚大钱,纷纷离去。牡丹依然没有要走的意思,她知道依着自己这样的身份,难得进入徐家大院一次,日后再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不能就这样无功而返。
在冷风地里等了一个多时辰的牡丹不死心,拉着孩子混在佃农当中,和他们一起来到了后院的宴会厅,她一边惊叹徐家大院的气势恢宏,富丽堂皇,一边留意着小貂蝉的出现,期待着能不期而遇。
牡丹在宴会厅里看了一阵戏,却始终不见有小貂蝉的影子,外边的天色已经渐渐黑了下来,牡丹不敢再耽搁下去,回到县城还有一个多小时的路途,再晚可就得走夜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