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贤在李占魁家里吃了午饭,又吃了晚饭,还是不见二人的到来,心下甚是着急,想到莫不是二人心生反悔,不愿来了。
就在徐世贤和李占魁从盘古开天聊到唐宗宋祖再聊到溥仪逊位,再无话可聊的时候,德公公和顺公公从门外走了进来,德公公在前,顺公公在后,背上背着一个用丝绸裹着的筒状东西。
德公公走上前来,一拱手说道:“不好意思,让二位久等,有些许小事耽误了行程,还望二位恕罪。”
徐世贤和李占魁客气着还礼,李占魁把三人带到后堂。
顺公公把背上的东西拿下来放到桌子上,将外边包裹着的咖色绸布缓缓打开,里边又是一层黄色绸布,黄色绸布上竟然绣着五爪金龙,明显的皇家专用之物,这要是放在清朝,谁家里敢有这一块黄色绣龙绸布就够砍八次脑袋了。顺公公小心翼翼的把黄色绸布打开,一副卷轴就展现在众人面前。
顺公公将画卷徐徐展开,画卷宽约尺半,长约五尺,是一幅粗绢工笔重彩画,画面上是五位贵妇人和一名侍女在赏花的场景。
德公公介绍道:“这是晚唐画家周舫的代表作《簪花仕女图》,是溥仪皇帝从BJ移驾长春时从宫里带出来的,这是一幅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大清历代皇帝珍爱有加,不肯轻易示人,一直收藏在BJ故宫内务府广储司。现在被我们从长春皇宫的小白楼里给拿了出来。”
徐世贤和李占魁一边听着德公公的介绍,一边仔细看着画面上的内容,画面上有六个着唐代装束的丰腴女子造型,还有两只小狗、一只白鹤、一株辛夷花。人物的主次、远近安排巧妙,没有繁杂的背景,整幅画面简洁精炼。线条细腻传神,灵动多姿。
李占魁对字画略有研究,看着这精美的画面不禁啧啧称奇,徐世贤虽然不懂字画但是也被画面上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和古朴的画绢、画轴给吸引。二人仔细的端详着画面上的图案,李占魁找来放大镜仔细的验看每一个细节。反复眼看几次后,李占魁发现这幅粗绢画上的图案之间有条若隐若现的接口,看样子是几幅单独的画裁剪后粘贴在一起拼成整幅画卷的,若是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根本发现不了。没想到的是李占魁看到这些拼接的纹路后脸上竟露出了欣喜之色,他把放大镜交到徐世贤手里,用手指着这些纹路让徐世贤仔细观察,开始时徐世贤根本看不出端倪,凝视良久才看出那些隐隐的线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徐世贤不解,满脸疑惑的张嘴问道:“看样子这幅画是拼接起来的,不是原作,应该是赝品。”
李占魁笑笑说道:“世贤,我也是刚才看到这幅画中的接缝时,我才想起了这幅画的来历,我给你讲讲。家父在世时也酷爱字画,他为了探究一些名家字画的来龙去脉常常翻阅大量古籍加以考证,为了让我增长见识,经常把他探究到的这些字画的故事讲给我听,其中就告诉过我这幅《簪花仕女图》的独特之处。”
徐世贤说道:“愿闻其详。”
李占魁接着说道:“正如刚才德公公所说,这幅《簪花侍女图》出自唐代大画家周舫的手笔,但是这幅画他不是画在一块绢布上供人赏析,而是他应朋友之邀,为朋友家新买的一幅屏风作画,画成后,这位朋友觉得画面优美,意境优雅,就倍加珍惜,所以这幅屏风上的画就丝毫没有损坏也没有被涂染。后来这幅屏风几经流落,到了一个识货人的手里,就把这些图案裁剪下来,拼到一幅画卷之中,由原来在屏风不同扇面上的遥相呼应到整合在一起后的浑然天成,全凭这位巧夺天工的大师精心设计,重新布局。正是这位大师的玉成,才使得这幅妙笔丹青便于收藏,没有随着屏风的损坏而流落尘埃,被永远的保存了下来。这幅画在历史上也历经名人之手,南宋时为贾似道收藏,大清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