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青年这才招呼另一位患者。
“这儿的医生叫沈志成。”
卓同军轻声和方彦说着话:“我之前有一次受伤,就是他给治好的。”
“嗯,沈医生很有水平,手法很扎实,应该是个练家子。”方彦道。
“方医生果然好眼力。”
卓同军道:“这小子功夫不错,不过比起方医生你来,还要差一些。”
“卓局谬赞了。”方彦笑了笑,还是有点不太明白卓同军喊他过来的意思。
卓同军继续道:“沈志成是个不错的医生,水平高,医德也高,不过燕京这地方有点不适合他。”
说着卓同军左右看了一下医馆,道:“就这么个地方,一个月租金就要一万五,沈志成虽然水平不错,可毕竟年轻,收费又不贵,每个月都要亏本,眼看着就要坚持不下去了。”
方彦大概评估了一下,如果租金每个月就要一万五的话,那这个医馆想赚钱还真不怎么容易。
按说正骨是很赚钱的,别的不说,哪怕只是寻常的脱臼,收费二三百其实都在正常范围,要是骨折之类的,收费五六百都不算贵。
很多中医正骨高手,那都是业内比较有钱的。
特别是像一些腰肌劳损之类的,哪怕只是按一次,收费也在二三百了。
而且中医正骨,主要靠的是手法,成本真不高。
可方彦刚才注意到了,之前的患者就是脚踝脱臼,沈志成收费也只是三十五元,而且还带有外敷药,这个收费标准,想要保本,确实不容易。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寻常的小医馆,特别是正骨医馆,每天能有二三十位患者,其实都不算少了。
这年头,没什么名气的正骨医馆,还真没有内科诊所患者多,毕竟一旦遇到骨伤,大多数患者都会选择去医院。
而且,沈志成一个人,每天也治疗不了多少患者。
“沈志成是个好苗子。”
卓同军道:“方医生可以考虑收个徒弟。”
方彦这才明白卓同军让他过来的意思了。
论年龄,其实沈志成比方彦还要大两岁,可是论水平,论在业内的地位,方彦肯定不是沈志成能比的。
卓同军介绍沈志成给方彦认识,还真是因为惜才,沈志成要是能跟着方彦学本事,将来成就肯定不可限量。
“卓局这么说,想来沈医生的医德医品肯定没得说,就是不知道人家愿意不愿意。”方彦笑着道。
从沈志成刚才得手法看,确实是颗好苗子,同时再结合沈志成的收费标准,还有能让卓同军这位燕京市局的副局长帮忙说情,也能看出沈志成的人品。
要知道,沈志成只是小医馆的医生,卓同军那可是市局的副局长,两个人的身份那可是天差地别的。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一辈子可能都见不到自己县城的县长,更别说卓同军这个级别的了。
见过,还能让卓同军这么照顾,那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小沈是傲气了些,不过方医生肯定有法子。”
卓同军笑着道:“好苗子,可不能浪费了。”
“卓局应该也认识胡老吧?”方彦笑着问。
方彦口中的胡老正是全国有名的骨伤大家,南派正骨的领军人物,胡济源,也就是庆城中医医院中骨科主任钱佳程的师父。
胡济源现在也在燕京,卓同军应该是能认识的。
“认识,不过不熟。”
卓同军道:“而且胡老年龄大了,现在就是在燕京养老,真要说教徒弟,还要看方医生。”
上次方彦也给卓同军治过伤,而且卓同军也和方彦交过手,所以卓同军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