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灯火万家城四畔 星河一道水中央(2 / 6)

我在1980年搞开发 岑马 3677 字 5个月前

!”

“年轻人不用客气啦!我们老家伙没那么多顾虑!想写什么就直说吧,不然我可反悔了!”

听到启功开口,岑济也不再扯淡,开出了自己的价码:

陆机的《叹逝赋》,还有两句诗。

启功楞了一下,张中行也哈哈大笑:“岑老师果真不客气!这叹逝赋都能找出来!”

岑济心里暗爽,看来是八九不离十了,这书法作品自己听老金讲过,一般都是按尺幅算钱的,越大当然越值钱啦!

启功先写了两句诗,一共四张条幅,让那个大个子青年拿到一旁晾干。

张中行从书架上拿了一刀宣纸出来,一看红印,确实是岑济老家皖省宣州地区的珍品。

挥毫落笔,泼洒成章,不愧是书法大家,岑济在一旁看的屏气凝神,直呼酣畅。

“元白先生,能合张影吗?”吕先生见启功搁笔,上前递过毛巾询问。

“得来全不费工夫!”岑济心里暗喜,悄悄让吕先生多拍几张启功跟作品的合照,期间张中行也有入画。

这下可以说是铁证如山了,岑济在心里编着故事,某个秋高气爽的下午.

二老聚在一起聊天,不禁感慨人生无常、世事变幻。

于是张中行击掌而歌,元白上人挥毫泼墨,一幅佳作就此诞生……

“小岑、小岑!”吕先生推了推盯着《叹逝赋》发呆的岑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看来岑老师已经入了迷!哈哈哈!”张中行指着岑济笑道。

岑济回过神来,玛德,刚刚想着发财入了迷,不虚此行、不虚此行啊!

启功写完已有些倦乏,吕先生便拿上作品主动告辞。

吕先生一路上非常兴奋,但是又有点疑惑,因为岑济让启功写的两句诗。

其中一句自己知道,但是另一句却是从未听说,便问起此事。

“是为了一位故人所作,以此缅怀而已!”岑济长叹一口气。

接下来几日里,岑济一边帮着吕先生搬运白菜、去煤站买煤,一边托人在城里装裱启功的作品。

转眼间到了周六,吴院长和刘先生也都各自送了作品前来,他们已经事先装裱好了,免去了岑济不少麻烦。

吴院长画了两幅,他的夫人也画了两幅,吴院长画了一副大熊猫吃竹子,憨态可掬,还有一幅骆驼图。

吴院长夫人画的是几幅花卉,都是尺许的小品。

刘先生写了一幅学校的名字:芙蓉小学,还写了几个条幅,诸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之类的。

“请问岑老师在吗?”有人敲响了院门,岑济放下手里的字画去开了门。

发现是罗焘坤,他一见到岑济就笑着说:“岑老师啊,我们主编回来了,想请你过去商量商量!”

岑济回房间换了身衣服,背上了挎包,给吕先生留了字条,便跟着罗焘坤出去了。

还是熟悉的地点,不过这次岑济见到了主编本人,他亲切地慰问了岑济一番,还问他在燕京住的习不习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李主任,是这么回事……”岑济又把上次的说辞重复了一遍。

“这些文化作品,我家里倒是有几幅,回头我让罗主任给你送过去,这也算是支援农村教育事业嘛!”李主编很是豪爽,搞的岑济有点尴尬。

大领导果然就是胸襟不凡,直接就出手了,自己再小家子气就太说不过去了。

当即表示自己还有几首老师留下来的作品,要跟李主编好好汇报。罗焘坤在一旁脸都绿了,这小子还真是会看人脸色!

岑济眼睛一瞧,唉哟,这阎王好过、小鬼难缠,这人看着也不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