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长速度非常稳定,能够在晋国和楚国的包夹消耗下,有余力一再入侵宋国和招惹卫国。
在讲交战规则的春秋时代,势力范围无险可守并不显得致命,一切只因为入侵的一方不会烧杀抢掠,甚至不会破坏生产设施。
要是等到交战规则被抛弃,一片平坦之下的无险可守,郑国可没有那个财力将每一座城池的城墙筑得又高又厚,遭遇强国的强势入侵,恐怕是撑不了太久就要剩下“新郑”一座孤城了。
“我记得韩氏是耍手段才灭了郑国,立了韩国因为无险可守被秦国一再蚕食,最后成为战国七雄中第一个亡了国祚的国家。”楼令当然有这个认知。
楼氏灭掉了韩氏。
楼令一点都不想走韩氏的老路,努力之下又费劲千辛万苦吞并郑国,占了个无险可守的四战之地,再被围殴到亡国。
是的,无论郑国还是韩国,他们都是在被围殴的状态下亡国,可不是被一个国家从开始针对到结束。
“我为什么要北拓?为的就是占了边角,某天子孙后代立国,起码能够避免被夹在中间群殴。”楼令琢磨着,自己这一代恐怕没有立国的机会,只能给子孙后代夯实基础。
别以为楼令没有骨气。
从春秋到步入战国,不是实力强大到能够以一国之力横扫天下,处在四战之地绝对没有好下场。
历史上的魏国够强够嚣张吧?他们一开始有赵国和韩国这两个忠实盟友,倒是能够横行无忌;轮到魏国跟赵国、韩国交恶,处在四战之地的劣势马上就显现了。
反倒是站位边角的国家,如秦国、齐国和楚国,他们便是大败了好几次,一样能够继续苟延残喘,找到机会又重新恢复强盛。
发展和管理国家毕竟跟下围棋不同,围棋只是两位棋手在博弈,现实却不可能玩什么单对单。
从“新郑”开拔的晋军与宋国,他们的前锋抵达宋国势力范围内的“横”地,遭到了楚军的拦截。
统兵拦截晋宋联军前锋的人是潘党。
“养由基被闲置,潘党活跃起来了啊。”郤至收到前锋被拦截的消息,得知是潘党带兵,讲了那么一句话。
是的,养由基确实是遭到了闲置。
子反自杀背起了“赭丘之战”战败的锅。
楚君审被射瞎眼睛一样需要有人背锅。
当时,不管养由基是因为什么而没有护卫在楚君审左右,一样需要承担责任。
一同承担责任的还有同一个车组的成员,只是养由基的“成分”不比潘党,结果养由基被闲置,倒是潘党还能活跃在战场之上。
“鳞鱹回报,两军交战,楚军得胜,我部前锋不得不止步。”华元说的这个鳞鱹是宋国当前的司马。
然后,宋国的司马可不是如晋国那样。
在楼令之前,晋国的司马是军队执法官。
楼令在司马的任上干得太漂亮,导致晋国的司马增加了不少权限。
列国的司马却是各有不同。
好多国家的司马属于武将第一人。
宋国的司马则是属于武将第二人,其上还有左师。
目前的宋国左师叫鱼石,他留在“商丘”负责打保卫战。
“让武率军前往?”郤至问楼令。
这个武,他自然是楼武。
楼氏核心成员武勇已经被晋国高层所接受,其中包括楼令的血脉皆尽善射。
潘党统率五千楚军拦截晋宋联军的前锋。
晋宋前锋合起来的兵力可是有四千人,结果一个照面被潘党统率的楚军击败。
“便让武去吧。”楼令说道。
楼武自然是携带楼氏的部队前往,带上了三千部队,也就是两个“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