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五年二月初二,龙抬头,长安有雨,微凉。
大夏刑部尚书陈白秋坐着马车行走在夜雨之中,他的眉间紧锁,甚至双手还捏紧了官袍的衣摆。
他曾经是旧辽国的吏部尚书,在大夏一举收服了辽朝,将辽朝变成了大夏的远北道之后,他本在远北道第一任道台宁玉春的手下做事。
宁玉春赏识其才华,后举荐给了大夏皇帝傅官,故而在三年前,他就被傅官任命为了大夏的刑部尚书。
改了个行当,他也没有辜负傅官的期望,他熟读熟知了大夏的所有律法,尤其是其中的《刑法》和《民法》。
他知道自己作为刑部最高长官,在神圣的法律面前,必须做到人人平等。
事实上这些年他也确实做到了,所以更得傅官的青睐。
可是……那个自己坚强的后盾他退位了!
他成了而今大夏的太上皇,还跑去海上远征去了!
今儿个皇上在御书房召见了他,为的居然是要将人犯拓跋常欢给提前放出来!
这当然不合律法的规矩,所以在御书房的时候他并没有答应皇帝。
皇帝的脸色极为难看,这鞋怕是穿定了。
“哎……”陈白秋一声叹息,掀开了马车的前帘,对车夫了一句:“去燕相的家里。”
……
……
燕熙文家里今儿个颇为热闹。
倒不是有什么庆贺之事,只是秦墨文和宁玉春还有南宫一羽过来坐,为的也是白天尚未能议完的越山两道调派工程部队之事。
“这件事还是办得拖沓了一些,明儿个得确定下来,这样……”
燕熙文看向了秦墨文:“这件事明儿个由尚书省来牵头,我将尚书省形成的文书递交给皇上,皇上批复同意之后就立刻递交给内讨论。”
“正好南宫老先生在此,还请老先生督促内决意能够快一些,毕竟早一些将越山两道的路修好就能早一些方便这两个道的百姓们出行。”
南宫一羽点了点头:“这事儿今儿个老夫还和卓一行商议过,内会尽快讨论通过,只不过户部那边得将这预算做得详细一些。”
“好,明儿一早我就让云西言再审核一下这专款的预算。”
这件事基本上就这么定了下来,燕熙文给众人斟上了一杯茶,南宫一羽捋着长须忽然道:“皇上在长岭山开建皇家别院这事……你们去看过了没有?”
燕熙文摇了摇头,一脸苦笑:“由他去折腾吧,总之没有动用到国库的银子,再卓老不是也没有制止住他么?”
“老夫前两天倒是去看了一下。”
“哦?弄得如何了?”
“才刚刚开始,不过工部为此征集了十万劳工,据曾经的预算又增加了不少,在原来的设计基础上又加了剑林那个地方的修建。”
“昨儿晚上老夫去了一趟李金斗的府上,他皇上追加了五千万两银子的建设费用,要将剑林原址全部重建。”
南宫一羽顿了顿,“你们知道内帑一共有多少银子么?”
内帑的银子以往是由董书兰兰妃亲自在掌管,董书兰随着傅官离开长安之时,这内帑的管理权董书兰移交给了李金斗代皇上管理这一大银子。
所以内帑究竟存了多少银子,朝中的大臣们并不知道,燕熙文等人知道肯定很多,因为大夏金凤集团的产业巨大,销售状况还极为良好。
当然,他们也不知道其中最大的一钱财已经被傅官划拨去了阿丽亚城,放在了陈青衣管理的四通钱庄里。
傅官给武天赐留下的是一亿三千万两银子!
在傅官想来,内帑有这么多的银子,足以让武天赐大大方方的去赏赐给朝中有功的大臣了——他认为武天赐没有动用大银子的地方,毕竟这长安城的皇宫都是崭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