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国都都缺粮的时候有信心弄来那么多粮食的事。
姜稚月曾在信上写关于粮食的事情,说她有办法弄来粮食,打算在武朝境内开设益民粮铺,将粮价调到正常水平。
而姜稚月需要欧阳明做的就是做粮铺明面上的主子,她只需要藏于后方粮食就行。
欧阳明说他已经派了人过来供姜稚月差遣。
另一个竹筒里的信上写的则是欧阳明近来在京中的事情。
他全家已经团聚,虽然不能出京,但是全家人算是完整的聚在了一起。信的末尾,欧阳明还过问了姜家众人。
他人虽然在京中,可是前不久刚过去的院试的结果他也已经打听到了。知道三郎竟真的一次考中的秀才,便在信中提起让姜稚月先将三郎交给李文,山上的事也可让三郎知晓。
姜稚月看到这不由得一笑,不得不说他们二人也算是心有灵犀了,对于三郎的安排竟是不谋而合。
午饭后,姜稚月喊了会赶车的姜四和她一起去镇上。
到了镇上,姜稚月带着姜四直奔成衣铺子。
她拿着陈全等九人的尺寸交给掌柜的,一人定下了两身夏装。为了好辨认,姜稚月给他们买的是统一样式的衣服。
姜家众人并不缺衣服,姜稚月便没有买,她今日来镇上是想再租一处小院,用来放粮食。
等到欧阳明的人到了,姜稚月便可先将粮食都提前放在那个小院中,然后让手下的人再去拉便可。
她去的还是那个牙行,牙人对这个昨天刚花好几百两银子买了一个铺子和宅院的姑娘十分有印象。
看到姜稚月又来,正闲着的牙人笑道:「姑娘今天是想看看什么,铺子还是宅子?」
姜稚月问道:「有没有比较僻静的小院?」
牙人走出柜台问道:「僻静的院子,姑娘想要多大的宅子?」
姜稚月想了想道:「两三间屋子即可,院子也不用太大,但周围住户能少一些就更好了。「
牙人听着姜稚月的要求,指向画纸上的两处院子道:「这两处应当能符合姑娘的要求.」
「这第一处院子,跟姑娘昨日买的铺子离得也更近,就在铺子后面三进院子的同一条街。」
「而第二处院子更为僻静一些,那条街道上住户少,那个院子也是在胡同尽头。」
「姑娘看相中了哪处,我便使人带你去看,若是姑娘两处都想看看,在下也可奉陪。」
姜稚月仔细将牙人指出来的那两处院子看了看,便让他带自己去这两处看看。
他们先去的院子是离姜稚月昨日买的宅子近的那处。
那条街上都是二进三进的大宅子,只不过地方不够,最终便盖了这个小院子出来。
这条街上住户多,大都有些身份,姜稚月还没去院子里看过就在心里否定了这处。
这个院子要用来来来回回运粮食,这里人多反而是个缺点。
所以看了一眼后姜稚月就让牙人带着她去了与这里隔了三条街的另一处院子。
那处院子果然如牙人所说的那样,周围十分的安静。
这里的宅院基本上都是一户在一个拐角处,自家门前发生的事情不会有左邻右舍看到。
而且这里的胡同过道并不狭窄,就算过马车也是可以同时两辆马车并排行驶的。
姜稚月很满意,就重新回到牙行将这处小院买了下来。
等将地契过了户,姜稚月让姜四带着她去买了些肉和菜便往村子
的方向赶了。
从镇上会出村子的路上是要经过一片密林的。
牛车刚驶进这处小林子,姜稚月就听到了有叫喊声从林子里传来。
是一道温婉婉转的女声,「来人啊,救命啊!有人吗!」
与这声音响起的还有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