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1600万(2 / 4)

除非,刘子墨这次还要特别多的钱。

“说起来,我还具体问这戏还要多少投资呢,打算用来干嘛啊?”

许贺坐正了身子,也算是进入了投资人状态。

还有点小兴奋。

“一方面是我觉得现在的拍摄时间还是太短了,能再顺延个两周是最好的。我算了下这样的话我可以把本元自己拍的前面的那段戏,放在后面拍,把你们的戏按时拍完,不用加片酬的话...”

刘子墨絮絮叨叨之后,也就道:“算下来,应该是能在600万左右搞定的。”

接着,他又开始掰手指:“另一方面,我在电影中还有一些形式化的东西需要表达。比如说郑导是一个商业化的导演,在我的理想中他想象的商业情节会更多,比如会出现“金刚”一样的场面,它在一个大楼上,周围有很多飞机这种。”

这对于电影来说也是加分项,因为基本上在观众视角里,这部戏就是在一栋房子里拍的。

虽然说概念性弄得很好,但观众如果一直看室内的,也会觉得困。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穿插的众人想象的剧情。

因此,刘子墨的设计里,如果能有适量的室外场景那也是相当加分的。更别说特效的话那肯定是锦上添花,唯一的问题就是...

电影的特效真的很贵。

如果按照好莱坞的最高标准,一秒24帧,一帧要渲染多少个小时。

所以即使是一个a类镜头,就需要两万五到三万美元。也就是说可能也就三四秒,观众还不够反应的,20万软妹币就丢出去了。

拍一分钟,也就是300400万。

许贺是懂行的,于是他想想自己也咋舌。

不过很快,刘子墨即使补上:“还好,因为我们拍摄的背景是民国,所以特效可以做的没有那么精致,观众也能谅解的。”

不料这话出口,反倒是许贺摇了摇头:

“要做,就要把特效做成影片的加分项,而不是差不多就行了。”

“就像是拍玄幻小说做特效,要做就做得到位点,不然大家想象中的画面可比拍出来的精彩多了——这里也是,别说大家想象的画面,就说肯定会和其他现实里的导演相比那就己减分了。”

“所以我想的是不要浪费,但也不要太省。小场面可以照你的说法做,大场面控制时间,然后特效可以多花点。你原来预算多少?”

刘子墨听完那是,又惊喜又苦逼:

“我原计划,600万差不多,但是如果要升级的话你知道好莱坞那边的团队多贵,泡菜国的也不便宜,国内的...”

“国内的现在也有很优秀的,不要拿老眼光看现在国内的电影特效行当了,他们和那些国外的大厂相比,可能就差个扬名立万的机会。。”

许贺摆摆手,想了想:“和其他投资方商量吧,我可以一共追加1600万。这其中1000万看能不能先请orevfx试试看,他们技术很好。那天我听勃哥说《一出好戏》就是找他们做的。

这部片视效量很大,勃哥也是新导演,对特效不懂又严格,但他们还是很好地完成了。问题就是得你多帮忙跑跑,毕竟这价钱对特效来说确实是小单子了...”

...

《扬名立万》投资方那边其实也没有犹豫多久,很快也就同意下来。

毕竟只有三家,猫眼,万合天宜,还有韩函的亭东影业,商讨起来并不复杂;而许贺和他们谈的合作方式还比较有利,合约是那种…

赔钱,就先赔许贺的投资。

也就是这部电影现在投资5600万,如果到时候总共只卖了1.2个亿。

那么投资方最后到手4000万,赔了1600万。

这1600万就全是许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