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超低温种植技术(2 / 2)

项目并不存在名次,只有第一个研究出来并发表的才是胜利者。  后面的盈利等果实,也是第一个才能享有。  后来者只能说赔夫人又折兵,资金白投,还捞不到好处可以回血。  上次的失败深深的刺激了联合研究团队,团队的教授和学生全跟疯了一样。  誓要在后面的研究上打败外来的华国农业大学,一雪前耻。  华国农业大学那边同样来者不拒,不害怕联合研究团队的竞争,同样又召集了一批人马,想要拉大之前领先的优势。  昨天吃饭的时候,陈大力听两位教授提过几句。  但是今天听到教授甲更透彻的讲述,他对这次的拜访充满了期待。  奈何有句话说的好,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经过两天走访了两支不同的科研队伍,陈大力可以说一点儿收获也没有。  因为两边都卡在了季节性冻土这一个难题上面。  想要让季节性冻土在天冷的时候不会变成冻土,需要给土壤持续施加温度。  地面加温的话,效果不强,因为地下会把其他地方的冷气带过来。  地下加温的话,那么上面土壤的肥力怎么保证又是一个大问题。  如果地下加温势必要在下面修建跟暖气管道一样的供暖渠道。  就等于很多土地变成了浮土,只是平铺在了渠道上面,跟花盆里种花一样。  如果想保持肥力,要么换土,要么增肥修养。  换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增肥修养土地,冬季的温度还需要继续保持。  这样的花费远远大于现在从外地拉进来蔬菜所用的费用。  得不偿失,不如不弄。  距离真正实现北地大规模冬季低温蔬菜种植还遥遥无期。  陈大力最后只能暂时放弃了这方面的设想。  反正现在也有钱,大不了回村之后盖一栋全木头的房屋式大棚。  冬天的时候就在那个屋里种菜,土壤肥力低了更换就是了,反正也不很大,花不了多少力气。  这样一来,全村人冬季的蔬菜问题就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集体种植肯定要比各家单独弄那一点儿来的更多,种类更全。  而且冬季没游客就少种点,免得浪费,等以后游客来的多了,再多种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