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炮兵火力覆盖的威慑,还有骑兵冲击和快速机动;步兵…多数情况下只是用来填战线的消耗品。
如果骑兵没有迂回包抄的空间,炮兵火力又无法沉重打击敌人士气,在阵线上撕开突破口;只有步兵线列硬碰硬的情况下在克洛维面前,帝国…很难占到任何便宜。
因此塔希恩干脆放弃了死守阵线的想法,将敌人放进来,用充足的兵力死死黏住对方,直至耗尽克洛维人的体力和士气。
随着战斗从线列对射转入白刃战,风暴师的进攻颓势也暴露的愈发明显;陷入围困的风暴师军官们不断想要突破,但都没能冲垮帝国士兵的重重围堵,陷入泥潭中动弹不得。
而一旦他们试图停下来重整阵线,脚下烂泥塘似的堑壕就立刻变成了他们的噩梦;这四面漏风的阵地根本守无可守,还将进攻方的兵力劣势暴露的淋漓尽致,只能继续忍受帝国士兵们的死缠烂打。
面对这种对手,终于知道安森·巴赫究竟想干什么的参谋长卡尔·贝恩干脆放缓攻势,下令让前线转守为攻。
与此同时,他加快了后续增援的速度,将法比安的掷弹兵团拆成一个个连队,混杂着散兵开路,从四面漏风的阵地上继续向更后面的阵地穿插。
失去了最开始的冲锋势头,陷入混战的风暴师和帝国守军再难分辨彼此;尤其是风暴师充满“特色”的灰色大衣军装,让他们在夜晚变得极其难以分辨;要是再弄一身泥,那就更难分辨了。
与之相对的,帝国那一身标志性的亮蓝色军装在夜晚倒是非常醒目,倒是让两边士兵都找到了分辨敌友的好办法,极大的避免了误伤的概率。
而当风暴师放缓进攻的步伐,严格遵守命令的帝国士兵同样不再疯狂反扑,转而以击退对面的后续进攻为主。
这让塔希恩有些意外,倒不是因为风暴师的“灵活多变”,而是……
“对面那帮家伙到底是不是克洛维人,怎么感觉不太像啊?”
舰队司令一脸迷茫…在他的记忆里,克洛维正规军的进攻相当凶猛,往往能用极快的速度分割和突破敌军阵地,令只能保持密集阵型的帝国线列兵手忙脚乱。
事实上塔希恩最开始甚至做好了会节节溃败的准备,牺牲两个步兵团拖住克洛维人的进攻。
但现在,对面也只有第一轮进攻稍微有点儿看头,后续居然就停下来了;明明还能继续突破,也不肯稍微付出些牺牲以打开局面。
面对如此“怕死”的敌军,塔希恩现在严重怀疑,这一群假的克洛维人。
“会不会是陷阱?”
这个念头在舰队司令的脑海中一闪而过,然后迅速被他自己否定了——或者说无论是不是陷阱,现在的情况都不允许他再做他想。
战斗已经进行了一个小时,双方的前线部队已经完全纠缠在一起,根本不存在安全后撤的可能;这种时候下达转进命令必定会引发混乱,进而变成单方面的屠杀。
作为一名骑士如果非要被敌人的子弹杀死,他宁可这个弹孔打在眉心,而不是后背。
更何况,自己的目的其实已经达到了。
随着时间流逝,战局开始从一开始的突袭转入了阵地战,攻势衰颓的克洛维人转而开始组织阵线,不慌不忙的继续向帝国的防线推进。
这虽然和塔希恩最开始的计划有所出入,但也意味着对面的克洛维渣滓们,已经将自己完全暴露在海面舰队的侧舷炮火下。
自己现在要做的只是默默等待,等待太阳升起。
当太阳从海平线上跃起的那一刻,就是这群克洛维人下地狱的时刻。
“呵呵呵…呵呵…呵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震天喊杀声和密集如暴雨般的枪声中,塔希恩在狂笑;那癫狂的姿态让身后替代被爆头副官的传令兵